王石:从“超我”到“本我”
2015-07-31 12:22:02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点击:
王石,年龄:64。1951年1月生于广西柳州,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现任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1988年万科改制上市,拉开了万亿市值的伟大征程,现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房地产公司。
创业、登珠峰、游学,王石的人生从不缺少闪光点。30岁的万科正值而立,已是中国最大的地产公司;60岁的王石正在追寻,试图找到中国商业阶层的自我认同,他说要感谢这个大时代,“如果我早生20年,20多岁刚好赶上反右,我想我不是打击右派就是要被打成右派,我绝对不会是中庸的。”在王石的人生轨迹中,10年来,他走下“企业家”神坛,成为“登山家”,现在又成了“一脚踏进了自由王国”的“访问学者”。当外界赋予他的光环层层褪去,他逐渐回归本我,探寻到了自我身份的认同。
在珠峰山顶思考生命
2005年7月,王石顺利登上了澳大利亚最高峰科塞斯科峰,完成了自己攀登“世界七大峰”的目标。在“知天命”的年纪,不断向世界高峰发起挑战,于他而言,登顶是为了“向死而生”。
“死”是中国人最忌讳的字眼,却被王石反复提起,“作为一个探险者,必须要坦然的面对死亡。”他对登山的痴迷,也是缘于被医生下了“最后通牒”——当年王石曾因身体问题被诊断可能会下肢瘫痪,于是他决定圆自己的一个梦——在能走路的时候去一次西藏。首次进藏,他就燃起了“登珠峰”的念头。
在52岁那年,王石第一次成功登顶珠峰,成为当时中国登顶珠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谈到当时的一片赞誉之声,王石心里却有点“不爽”,因为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能够创造全世界登珠峰年龄最大的记录。
濒临死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第一次登珠峰的时候,王石就体验到了。当时就快登顶了,他的氧气瓶几乎空了,于是有队友劝王石放弃,但登顶成功的欲望却让他坚持下来了。事后,很多人都会问到王石成功登顶的感觉,他的回答很接地气,“当时想着只要能活着就成,要是活着下山,再也不来了。”
极限运动的魅力就在于此,明明曾经那么近的触碰到死亡,却依然义无反顾。于是2010年,59岁的王石再次登顶珠峰,挑战自己。
每次进山,王石都会问自己是否做好了面对死亡的准备,也更加理解生命的脆弱,这不是看淡一切的超然,而是缘于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
构建另一个王石
如果今天问王石对于成功的标准如何理解?他会用巴顿将军的一句话回答: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他站在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从高峰跌到谷底的反弹力。之所以有这种认识,也缘于他自己曾经历过的低谷。
2008年,王石本人遭遇“捐款门”,而万科也因为“拐点论”陷入舆论漩涡。多年后,再回首,王石感谢网友毫不留情的将他“拉下神坛”,从被仰视的位置跌落,让他意识到了自己和万科的影响力,也让他和企业共同走向成熟。
王石最敬佩的企业家是褚时健,前几年去拜访褚老,在田间看到对方在和一位老大爷砍价,为了一个水泵卖80还是50,两人争得不亦乐乎。这个场景对王石触动很大,他知道褚时健经历过的大起和大落,也让他对成功的定义和标准有了另一种理解。
在公开演讲中,王石曾用字母“M”形容人生,从出生到死亡就像是一条直线的起点和终点,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而人生中必然有顶峰有低谷,达到高峰也许很难,但更难的是从低谷走出。
2011年,王石到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重新选择回归校园,王石正在构建另一个自己。
心甘情愿踏进“自由国度”
游学一开始,王石就着手研究企业伦理,研究日本的江户时代,研究中国的传统哲学。“那时我已经60岁了,我开始觉得自己很无知。我的求知欲很强,是因为我有自我认同焦虑,那就是我们这些企业家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个阶层到底是什么状态?它到底要往哪里去?原来我没有这么焦虑,但是做研究时,越细想越焦虑。”
在哈佛、在剑桥,很多教授都对王石的“任性”感到吃惊——作为一个还在增长的、全球最大的地产公司董事长,居然可以如此自如地离开公司做研究。王石认为这是中国的环境给了他和万科这样的机会,处在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产生回报的成本更低,也存在更多可能性。
每天骑着自行车在古老的校园里穿行,远远看见那棵著名的苹果树,感觉和牛顿这样的伟大的灵魂为伍。下午在咖啡店学习,看着夕阳在水面上慢慢落下。晚上看书、做课题,做着做着就听到鸟叫声了,一看表,四点钟了,觉得该休息一下,也能很快睡着,第二天精力充沛。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能自行脑补的美好画面,而画面的主角就是王石,这位中国地产界大佬正在世界最高学府,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将这样的生活形容为“好像是自己已经有一脚踏进了自由王国“,从自己办信用卡开始,学习一切,简单的生活让他体验到了新生的快乐。
作为万科的创始人,王石的很多做法让人无法理解。1988年万科改制上市,他却放弃了自己的股份;10年后,又辞去了万科公司总经理,专任董事长。别人都在做加法时,他却试图让万科“去王石”。放弃财富是为了不让“欲望”束缚自己,放弃权利是为了激发万科的集体创造力。
谈到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王石不会像别的企业家那样,用“孩子”“亲生”之类近乎肉麻的字眼去形容,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甚至经常公开说他不喜欢做商人,不喜欢房地产。但也许正是由于他近乎自我分裂的剥离,使得自己一直在影响万科,却从未成为万科发展的桎梏。
万科董事长、极限运动爱好者,外界一直在试图用舆论塑造一个“超我”的王石,“六十而耳顺”的他,一直努力实现对“本我”的回归,轻装上路,做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行者。
相关热词搜索:王石
上一篇:胖东来与恺撒:人性的不同解读
下一篇:企业转型的五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