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台协微创基地 | 昆山台协产学合作中心

昆曲小镇·大雅巴城
2017-12-18 11:28:00   来源:昆山日报    点击:

昆曲发展能够追溯到的渊源和几个关键节点,都在巴城镇。

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与古希腊戏剧和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至今唯一完整保留舞台演出形式的戏剧艺术,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昆曲发展能够追溯到的渊源和几个关键节点,都在巴城镇。

1200年前,宫廷伶人黄幡绰,安史之乱后流寓巴城正仪,将宫廷音乐与民间“土腔”结合,在箬帽湖畔演唱傀儡戏,一时戏班云集,湖边小河竟以“行头”命名。黄幡绰死后即葬于斯。“山”以人名,曰绰墩(山);湖以戏名,曰傀儡(湖)。
600年前,顾阿瑛在绰墩山一带筑玉山佳处(共24景,主建筑玉山草堂),广邀天下文人雅集,从后至元五年(1339年)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三十多年一百多次雅集,文献记载有名有姓的390人(全国最顶级的诗人、书画家几乎全都在列),留下五千多首诗词,相当于整个元朝全国诗词的二十四分之一,相当于元末明初同期全中国的七分之一。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昆山“土腔”提升、融合为昆山腔。南京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昆剧大辞典》主编吴新雷说,“昆曲源头就在傀儡湖”(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戏剧史权威曾永义论文也如是说)。

500前,活跃在太仓、鹿城(昆山周市、玉山、巴城一带)的魏良辅,对昆山腔加以改良,成为昆曲(水磨调)。

400年前,“巴城西澜槽村”(地方志记载,今属高新区)人梁辰鱼写《浣纱记》,完成了从昆曲到昆剧的进步。

到了现代,在昆曲将亡之际,巴城人吴粹伦与一众志同道合之人于1921年成立“昆剧传习所”,救昆曲于危难,培养了戏曲界“泰山北斗”的“传”字辈学员。

本世纪初,杨守松工作室、俞玖林工作室、水磨韵昆曲展厅相继落户巴城老街,东宝笛馆、倪小舟竹刻馆相继落成,以昆曲为首的传统文化老街、名人文化老街格局基本形成。

今天,石牌中心小学“小梅花艺术团”里,昆曲小学员婉转的行腔、细腻的表演,昭示着昆曲艺术的后继有人……
昆曲600年,对于巴城而言,既有着百年不息的传承脉络,更有着弘扬发展的担当之责。

相关热词搜索:昆曲 大雅 小镇

上一篇:打造文创“百宝箱”
下一篇:《千灯镇志》入选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