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朵“小梅花”绽放昆曲故里
2017-11-03 10:37:00 来源:昆山日报 点击:
古戏台日臻完善,老街日日有昆曲演出;人才梯队培养更加合理,千灯中心校和炎武小学的小昆班声名鹊起;与苏州大学和苏州昆剧院合作,完善昆曲人才引入机制……近年来,通过“人才走出去引进来”“昆曲从娃娃抓起”等举措,千灯的昆曲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
2005年至今,千灯共有24人获得小梅花金奖,2008年白先勇亲题“昆曲仙乡”“千灯小昆班真的不一般”。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看了小昆班的演出后,感到由衷的欣慰:“有一种爷爷抱孙子的感觉,说不出的喜爱。”
“非遗小传人”花朵般绽放
10月29日,千灯以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以千灯中心校、炎武小学的小昆班传承昆曲非遗故事为主线,在千灯影剧院为全国昆曲界知名专家学者、曲社曲友举行了一场专场汇报演出。“非遗小传人”的精彩演出,既体现了历史文脉的传承,又展示了千灯与时俱进、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昆曲艺术,推动昆曲这一高雅艺术回归现代生活的创新做法。
这群被称为“最美昆曲非遗小传人”的小昆班孩子身上独特的品质,让很多人领悟到高雅婉转的昆曲之所以在千灯璀璨绽放的原因。杨优,“非遗小传人”之一,家庭变故、苦难际遇没有击垮她萌动的内心,她张开昆曲的翅膀“逆风飞翔”。2015年,全国第十八届戏曲小梅花荟萃总决赛,凭借《孽海记·思凡》中的“色空”这一角色,她以全场最高分摘得戏曲小梅花金奖。2016年,她被评为江苏省美德少年标兵,同年考入苏州戏曲学校。于星悦,小梅花金奖得主,输送至上海戏曲学校,只要休假回家就会回到千灯小昆班,将戏曲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精心传授给小昆班的学弟学妹们。在昆曲老师徐允同看来,这些都是千灯悉心栽培出来的“昆曲小芽”,都是“最美的非遗传人”,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一路幽兰飘香。
致力传承发扬的“昆曲筑梦人”
接续奋斗,不辜负伟大的新时代。作为昆曲的故乡,千灯一直以来致力于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植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中,这一点尤其凸显在小昆班的发展上。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的本领为易、育人的品质为难。徐允同,千灯首个小昆班辅导老师,始终坚守着“昆曲筑梦人”的角色。在她的悉心指导下,2007年小昆班获得全国京昆票友大赛昆曲组银奖,并且三次获得“全国魅力校园”文艺汇演金奖,13位学生分别在2008年-2013年获得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金花”称号,其中一人获得“金花十佳”称号。2010年世博会,千灯入选中国馆小城镇展区,小昆班孩子们现场表演昆曲,为古镇千灯增添光彩。2011年,两位学生在“少儿戏曲我来秀”活动中获得“小白玉兰”奖。夺得一朵朵“小梅花”奖的背后,徐允同有着怎样的付出?她用最朴实的话语回答:“我只是陪着孩子们共同追梦而已。能授课育人,又能传承非遗文化,还有比这个更开心、更有意义的事吗?”
作为昆曲故里,千灯始终以昆曲的传承与发扬为己任。2004年7月,千灯镇人民政府专项拨款,成立首个千灯小昆班;同年,政府出资聘请继字辈凌继勤、柳继雁两位老师授课;2007年聘请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周雪峰担任专业艺术指导;2007年,为纪念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诞生600周年,一部以昆曲为题材的电影《笛声何处》在发源地千灯拍摄。此后,千灯镇和中央电视台先后合作推出了多部与昆曲相关的作品,向全国观众讲述千灯昆曲故事,传播昆曲文化。
“特色课程”创新传承之门
池同祝是亭林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不过,每周日,他都要回炎武小学小昆班学习昆曲。
2012年,池同祝从徐州来到千灯,就读炎武小学,没有文艺底子的他偏偏爱上了昆曲。“从最初喜欢昆曲的外在美,到发现昆曲带给他自信、快乐,他的改变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炎武小学校长蒋学强说,经过悉心指导,小家伙的表演水平突飞猛进,先后摘得第九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节戏曲专业上海市总决赛少儿B组金奖、第19届中国少儿戏曲大赛金奖、第六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二等奖等一系列荣誉。
“我的目标就是上海戏剧学校,对此非常有信心。” 在10月29日的汇报演出中,池同祝表演的《芦花荡》叫好声一片。
在炎武小学,有一群跟池同祝一样爱好昆曲的孩子。自2013年开设小昆班以来,学校共收获33项全国大奖。“取得这些成绩,除了邀请专业的教师授课,更重要的是,昆曲特色课程打开了昆曲传承的创新之门。” 炎武小学副校长徐敏说,通过开设画昆谱、诵昆谣、练昆操、跳昆舞、演昆曲等特色课程,加深了学生对昆曲文化内涵的理解,形成了对昆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昆曲唱腔余韵悠长,唱词又是方言。千灯外来学生超过50%,炎武小学外来学生更是高达99%,学习起来难度很大,怎么办?在昆山市教育局和千灯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千灯中心校与炎武小学组建“昆曲校园共同体”,两校教师利用拼音这一工具,整理出一套独特有效的歌唱方法,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收集整理昆谣诵读,分年级段教学;提炼昆曲表演动作,编制简单易学的昆操让全校学生练习;绘制昆曲脸谱,让孩子们在富有装饰趣味的脸谱画中体味构图、色彩、线条独特的艺术风格……文化浸润、课程滋养,孩子们创意无限、其乐无穷。
“昆曲文化课程让师生都进一步获得了昆曲艺术知识,激发出对昆曲的热情,更让有天赋的学生有所长。”炎武小学校长蒋学强说。
(记者 陆 娟)
上一篇:千灯镇第四届秦峰曲会开幕
下一篇:一往情深昆曲梦 百戏之祖青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