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博物馆巡礼
2017-02-14 09:20:50 来源:昆山日报 点击:
昆山城区有一座苍翠的玉峰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在山下的亭林园内,建起了一座别具特色的仿古庭院——昆曲博物馆。它为江南古城昆山增添了浓重的文化气息。
昆曲历来被称为“水磨腔”。博物馆正是借鉴了“水磨腔”的艺术特色,以此作为建筑构思的。一泓从玉峰山龙泉潺然涌注的清流,穿越馆舍,迂绕而去。古戏台和观演楼为主体建筑,雕梁画栋,飞檐高翘。与此相照应的轩阁、回廊、粉墙、湖石,在绿树掩映下曲折有致,诗意盎然。沿东西两边的曲栏回廊步步向上,可以看到两组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蜡像,东部是《牡丹亭·游园》,西部是《浣纱记·寄子》。这两部著名的昆剧,一为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旅居昆山片玉坊时所作,一为明代剧作家、昆山人梁辰鱼所作。至今仍是昆剧优秀的保留剧目,长演不衰。宽敞的回廊既是通道,也是看戏的“包厢”。
向南望去,古戏台赫然在目。戏台的前檐雕有双龙戏珠图案。顶部的藻井,用420只木雕凤凰镶嵌而成,重重叠叠,盘旋而上,形成圆穹,取百鸟朝凤意。戏台的四周花板镌刻着昆剧传统折子戏,人物花鸟线条流畅,细腻生动,充分显示了昆曲艺术的丰富多彩。台前有一副抱柱对联,笔意雄健恣纵:“风流顾曲情如绪,寥廓横空鉴若华”。这是明末才子冒襄(辟疆)晚年所书的拓印手笔,令人感慨他写尽了昆曲的格韵和品格。
观演楼的幽兰堂内,是昆曲资料陈列室。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昆曲六百多年来盛衰起伏的历史痕迹,昆曲在故乡自古以来的活动形式,昆曲创始人和昆曲专家的事迹介绍,以及手抄本、明清版本、现代版本的文学剧本与曲谱。全国现存的六个昆剧院团和众多业余昆曲社团,提供了大批珍贵资料,历届获得“梅花奖”的昆曲著名演员,也都寄来了他们的照片和题词,让参观者一睹芳华。昆曲泰斗俞振飞对昆曲博物馆倾心关注,不仅亲笔题写了博物馆馆名,还与夫人李蔷华一起,捐赠了许多演艺活动的资料。包括他写下的工尺谱,他父亲俞粟庐先生的手书扇面,以及他的著作,演出剧照和宣传品等等。
2005年,经过重新修葺布置,昆曲博物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诞生地。六百多年来,由于生活在阳澄湖畔的黄番绰、顾阿瑛、顾坚、梁辰鱼、魏良辅等作曲家、文学家的创造性劳动,完成了昆山腔—昆曲—昆剧的演变过程,终于成为有史以来最精致、最完美的艺术,以其成熟的表演形式和近乎完美的艺术神韵,对包括京剧在内的诸多剧种的发展,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这次重新布馆,突出了“昆曲姓昆”的主题。
踏进门厅,迎面即是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昆曲颁发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证书,在“百戏之祖”的大红牌匾映衬下,熠熠闪亮。
昆曲馆第一厅《昆冈幽兰》,着重介绍了昆曲鼻祖顾坚、顾阿瑛、魏良辅、黄幡绰、梁辰鱼等人在昆山这片江南沃土上,怎样以超群的智慧和艰辛的劳动,孕育了这枝艺圃奇葩,乃至形成“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繁荣局面。用硅胶材料制作的蜡像,具有很高的仿真性,将昆曲创始人表现得栩栩如生,形神兼备。
第二厅《吴歈雅韵》,介绍了昆曲在明代受到“典雅派”与“本色派”的两极拉动,清初以李玉为首的“苏州派”崛起后,最终形成了一种新的雅俗共赏风范,出现了“家歌户唱”的大普及奇迹。汤显祖创作了包括《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在内的《玉茗堂四梦》,尤其是《牡丹亭》,成为昆曲发展史中历久不衰的经典剧目。沈璟、李玉、李渔、洪昇、孔尚任等一批剧作家、音乐家,为昆曲迅速走向全国,作出了贡献。
此外,位于昆曲馆东西两侧的展厅,分别展示了昔日昆山城隍庙戏台举办“玉峰曲会”,让老百姓欣喜若狂的盛大场面,以坐唱形式演出的民间职业组织“昆曲堂名”,在清末和民国初年活跃于故乡的场景,演出昆曲所使用的服饰、乐器,以及众多昆山籍艺术家的形象。
这次昆曲馆重新布馆,采用了不少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幻影成像《遂园听戏》,以视频和实景相结合的形式,再现了康熙皇帝当年在玉峰山下游览遂园,并兴致勃勃地欣赏昆曲的情景,十分引人入胜。
萌发于江南沃土的昆曲,从昆山走向广阔的世界,对中国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昆曲发展史中,昆山各界人士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至今,仍有不少昆山籍表演艺术家在专业昆剧院团中担任主要演员或领导职务,发挥着骨干作用。群众性的业余昆曲活动更是蓬勃开展。进入新时期以来,国家文化部举行的昆曲艺术节,大多是在昆山举行开幕式。全国各地的艺术家纷纷云集昆曲故乡,共商振兴昆曲大计。国家、省、市各级党政领导,不遗余力地关怀着昆曲事业的发展,使昆曲这枝百花园地中的幽兰,永远吐露芬芳。
正如昆曲馆前言中所说:“这魅力无穷的古老戏曲,从孕育、诞生、兴盛、衰落到振兴,经历了无数曲折磨难,也给全人类留下了宝贵遗产。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创办昆曲博物馆,展示昆曲的文物资料,探索昆曲的文化内涵,传播昆曲的艺术精神,更加意义深远……”
上一篇:与名家同台 与经典结缘
下一篇:《锦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通过论证